返回索引页

《預測中國半導體、AI及金融的未來》

2025-01-17



国际投资大环境:资金泛滥
AI 特性
Deepseek
中国半导体产业链
台湾媒体的愚化
高等金融,以碳市场、私募基金为例
美俄谈判,乌克兰总统选举
收回巴拿马运河,收购 Greenland
提问


唐湘龙 00:07
龙行天下,欢迎来到龙行天下,我是唐湘龙,今天星期五的时间,那也是农历年前的倒数第二个星期五,同时也是王孟源在龙年的尾巴,2025 年的第一档的节目。我已经做过很多的预告了。因为在整个的全球的情势变化非常非常快的时候,不管是在国际政治的、军事的、产业的,在许多地缘政治的议题上面,它都在等着(今年 1 月 17 日)在三天之后,美国的新皇帝——川普要登基。全世界几乎都在等着川普登基,以及判断川普登基之后美国可能会有的作为,以及对这个世界的影响。

但是我们先把川普放后面。今天看到我开出来题目,这题目并不是我开的,在跟孟源交换意见的时候,孟源觉得有必要对中国 2024 年的几个面向,提出他总体的观察,也可以预测之后的这些的重要的、关乎到大国角力的、或者大国实力的关键的变数。中国的发展的情况,一个是半导体芯片,第二个是AI,第三个是中国的金融改革。因为中国的金融改革的部分,上个礼拜五,上个月我们谈了一些,还没有谈完,今天继续。

最后我们再来看即将要就任的川普最近疯狂地开地图炮,几乎把美洲跟美国要画上等号,要执行美国 1776 年建国以来的,第三波的大扩张的那个味道。好像格陵兰岛我要、加拿大我要,然后所有的中南美洲、巴拿马运河,要把墨西哥湾要改名美国湾。你会觉得这个人不是仁君了,讲话感觉上面就不太像是一个很有威严的这政治人物。不过这个是川普,重点是说他不断地暗示,就说不要觉得我开玩笑,我讲到我做到,所以我们姑且把它当做是它的真实而且可执行的意图,看看对这世界会有什么冲击。

好了,今天透过连线,但是他不是在美国,他还在台湾,他在台南他就不肯上来,所以我也没办法请他来现场,但是他在台南准备要过年,王孟源欢迎。

王孟源 02:59
大家好,很高兴再跟大家聊一聊。

国际投资大环境:资金泛滥



唐湘龙 03:01
今天我们从哪里开始?我们从科技... 中国在 2024 年面对到美国一系列打压,尤其是拜登在卸任前的时候,再继续的加码,把对于中国的半导体的打压的范围进一步的扩大,几乎所有的半导体全部都在封杀的范围之下。过去是 7nm 以下的它禁止,现在再扩大到 16 nm。换句话来说,只要是跟先进沾得上一点点边的,他全面地封杀。但是中国当下所有的半导体芯片、 AI 的领域里面的发展的形势,到底这个怎么样的情况?

王孟源 03:43
好,我先讲一下。我过去这几年对中国改革的建言跟批评集中在几个方向:第一个就是他们的金融管理,这我待会还会再提一下;第二个是他们的学术教育改革。这个是其实是很根本的,就是正因为他们的学术界没办法提出一个纲领,没办法施加同侪压力,所以才让金融以及我待会要讲的第三个问题,就是他们的科研管理出了大大的问题。这个科研管理大家都可以看到,最明显的案例就是半导体。

我在这里先事先澄清一下。我说的科研管理是指基础科研的管理,而不是产业的管理。中共的产业政策是全世界最强、效率最高的。这里所谓的科研跟产业有什么差别呢?其实很简单,产业就是你确定说这个技术路线 100% 是对的,你只要把它做出来就可以。通常是你从后面追赶过来,比人家落后一两代。科研则是你不确定这个技术路线做得对不对。你已经在世界的前沿了,也许美国跟欧洲现在正在做资本炒作,所以说这个也是未来的科技,但是它并没有做出来。所以你其实要不要跟,是一个必须要做的决定。因为事实上这些未来科技里面有很多是纯粹为了金融资本炒作而闹出来的骗局。中国在过去这两年,其实在两年前,有一个很大的转折。两年半前有一个很大的转折,一般人都没有注意到,所以我今天是想要拿 AI 跟半导体作为实例来讨论一下。

先谈 AI 好了。AI 其实是在... 我们先讲一下这个投资的大环境。资本的大环境在 2008 年经过一次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慢慢地复苏,但是与此同时,美国进行了量化宽松,一直到过去 15、16 年,一共宽松了将近 9 万亿。现在已经回收了 2 万亿,所以事实上还是有 7 万亿的钞票在外面流通。与其同时,欧盟也发了将近 9 万亿的欧元,所以基本上是加倍了,因为欧元跟美元基本上是一样。在这个环境下...

在那之前,在 21 世纪的头八年,造成 2008 年金融危机的也是一个泡沫,一个是大泡沫。那个泡沫倒不是直接印钱,而是东亚跟东南亚的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累积了很大的外汇储备,这个是对 1997 年上一个金融危机的反应。因为那个金融危机是针对东亚的这些出口导向的国家、新兴工业国创造的一个危机,让美国的金融资本财阀能够进去收割,低价收买他们的优质资产的一个危机。在那之后,大家普遍了解到,总结认为,必须要有防线,这个最简单的防线就是外汇。所以东亚国家的外汇从 2000 年的时候还只有1万亿,到 2008 年的时候已经提升到 11 万亿了,就是八年之内提升了一个数量级。他们拿到这个外汇以后还是美元,所以反过来支撑了美元的体系。这多出来的 10 万亿必须要存到美国的金融体系里面去购买美元资产,这才这创造了 2008 年的那个金融危机。

在 2008 年之后,外汇基本上没有再增长。东亚国家的外汇储备基本没有增长,就是那 10 万亿创造了 21 世纪的第一波金融危机,之后变成美国直接印钱,然后欧盟跟着印钱,日本也跟着印钱,大家都跟着印钱来继续地重新扩张这个泡沫。所以这个泡沫一直到 2014 年之后,才把 2008 年造成的那个危机完全消化掉。在 2014 年以后你就可以看到,美国的经济跟它的那个股市就开始变成一个无止境的牛市。这个其实在美国的金融界已经有批评了好几年了,说这已经是一个 everything bubble 样样泡沫,每一个金融资产都在出泡沫。

我们在这个背景之下,当然你资金泛滥,先是前八年的 10 万亿来自东亚的外汇,然后接下来过去 15 年有 20 万亿的钞票印出来,冲击到整个资本市场,所以全世界的股市都在疯涨。唯一没有疯涨的就是大陆。那为什么呢?因为大陆并没有在美元跟欧元的金融体系里面,它是断掉,所以热钱进不去。美国在 2011 年设立脱钩,到 2018 年开始加速实践这个脱钩策略的时候,反而是开始有美国的投资从美中国撤离。这样一来,所以就可以很简单的看出为什么中国的股市是全球的一个例外,因为在全球的股市在 2014 年之后一年涨了十年,而且现在是指数式的成长,唯一的例外就是中国。这个很简单,原因就是中国没有拿到任何,没有分到任何一点那 20 万亿的新增的货币,名义上的财富。

过去这几年又刚好,因为易纲他在最近的三年前的这个通胀危机里面,四年前的这个通胀危机里面割肉喂鹰,这个一前一后,包括他的那个机会损失又是几万亿,然后又刚好有恒大危机,易纲造成的损失是实体产业资本的损失,但是恒大危机造成的是金融投机资本的损失,这两个损失再加上去,中国的股市就只能纯靠政府来干预,才能够有一点点的起色。但是因为人民币不是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货币的份额还是只有 2%、3%。我刚刚提到的那个全球的热钱体系,其实它的分配比率跟可以很简单地用储备货币的比例来估算一下,也就是美元大约 60%,欧元大概百分之二十几。然后英镑、日元等等的零星的货币加起来大概 10%,所以他们占了 90%。也就是说全球的财富。这里的财富是指货币这种虚拟的财富,90% 是掌握在欧美的体系里面,他们的热钱在过去的这 15 年把全球的股市... 事实上不只是股市了,所有的金融市场都吹成一个无限的泡沫。

所以在这个背景下,你想想看所谓的高科技产业,当然也就变成一个很热门的。你随便拿几张PPT,就可以骗上几亿、几十亿。过去这五年最风行的有几个?第一个是AI;第二个是所谓的量子计算,然后再下来还有好几个。这里面基本上我的博客里面都有详细的技术论证,就是基本上只有 AI 才是一个真正的突破,真正的产业突破,全新的产业,其他的都是 100% 的骗局。我再说一次,是从产业的观点来看,没有经济意义就是你投了1万亿进去,你可能回收1%,这个要赔 99% 的,从产业的观点来看是完全的浪费,你应该是避之为恐不及的。但是因为我刚刚提到的那个资本环境,然后照理说那个只是在美国跟欧洲。我最近统计了一下,美国、欧洲光是核聚变发电就有八九十个新的上市公司、新的创业公司。这些保证在 5 年之内全部会破产。每一家公司拿个 5 亿、6 亿、 10 亿的,你可以算算一共浪费多少钱?那样子计算,浪费的更多。

这是基本上 100% 不应该投入产业研发的。我并不是说他们完全没有价值。我再回到我刚刚讲的差别,基础科研是基础科研,产业开发是产业开发,讲的是经济效率、经济回报。这些方向是完全零经济回报,它完全就是要在股市或者在金融界去收割韭菜用的。你说如果是纯粹的扩展人类的知识,做基础科研的话,它是有意义的,是因为科研本来就不讲究经济效益,而只是纯粹扩张我们人类的知识储备库。你说如果要纯粹的扩张我们人类的知识,核聚变值不值得投研发?值得;这个量子计算值不值得研发?值得。但是这些人能不能让他跑到股市上去,一次收割几百亿?量子计算的公司真的一次一个公司收割几百亿的。这个就是纯粹地消耗可以真正放到实体产业的资金,然后让这些骗子累积几十亿、几百亿。到最后这些钱又到哪里去了?大陆那些骗到钱的,搞金融的这些骗徒,他们的钱最后到哪去?恒大就是一个很好例子,都跑到美国、美元体系去,对不对?你等于是进一步地压缩... 你的股市本来就没有热钱,本来就已经没有热钱,被一大堆汉奸还有骗徒拿走,现在你国内的骗徒也要把钱再吸一次。到最后是谁买单?还是国家买单,就是纳税人买单。所以我每次看到大陆现在流行说我月薪 3000,这些事与我何干?我就觉得好笑。你月薪 3000 而不是 5000 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人把钱都给骗没了。

AI 特性



不论如何,我讲过了,在最近这几年流行的几个主要的未来科技里面, AI 是唯一一个正当的产业。

两年多前其实我也上你的节目,那时候我刚开始上节目的时候就有一集专门谈 AI。我是讲它的特性,就是 AI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个世代。我们现在用的这个所谓的 Deep Learning 的 AI 是从 2012 年的,这已经是第四个或第五个世代。 AI 从 1970 年开始就已经有认真的尝试,然后他的那个技术方向一直改改改、一直改进。一直到 2012 年才终于摸到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所以在 2012 年之前的 AI 就是完全只能够做基础科研来研究的。在 2012 年之后的 AI,因为有了一个突破性的 idea,一个突破性的技术方向,所以它就变成有实用产业价值。

现在开发到现在已经有 13 年了,但是我还是没有看到 Killer App。所谓 Killer App 就是杀手级的应用。这并不代表它没有经济价值,我说的这个 Killer APP 是纯粹从金融投资的角度来看的,就是没有一家 AI 公司能够真正垄断 AI 这个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然后把它集中成每年几十亿、几百亿的利润出来。唯一从 AI 这个新的技术突破挤出几十亿、几百亿利润是英伟达。但是这个不是直接的,这是间接的。目前英伟挤出来的这些钱都是来自资本投资。就是恰恰我刚刚讲的,所以它是间接地来自这个货币宽松货币环境所造成的一个泡沫环境。

这里有一个很大的技术问题,也就是我两年前在节目上讲过的,这个世代的 AI 本身有一个很严重的缺陷,所以我对他能不能搞出一个 Killer App 来说,并不是太过乐观,但是不乐观并代表说不应该投资,大家还是应该继续地尝试,就是你有 10% 甚至 1% 的成功几率,就应该继续尝试。不应该尝试的是像量子计算、或者核聚变发电这种成功的几率是 10^-20,这是纯粹的浪费钱。它的技术缺陷是什么?就是它基本上是一个算几率的... 它有两个特点:第一个,它是算几率的,就是它并不是真正搞清楚,并不是真的理解 AI 所谈的事情, AI 只是在猜,从它所训练的时候用的那个大数据把它统计之后,给每一个字、每一个输出一个几率。这个几率是从互联网上面既有的非常大的一个资料库里面提存出来这个几率计算,所以它本身并不是真的懂得背后的逻辑。你跟他讲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可以讲得像模像样,可其实他是不懂装懂。它是背靠着互联网上的那几万亿篇的文章来统计过以后说,平均起来互联网上的那些文章会是这样回答的。他并不是真的懂那个议题来可以跟你讨论。

第二个问题其实也是联系到这一点。你要能够把这个统计好好的做出来,就是我们人类所关心的这些事情,比如说文字或者一般的讨论。 AI 要假装不懂装懂来跟你讨论的时候,其实这些议题为什么前几个时代的 AI 做不出来?因为它是维度非常高的事情,是维度非常高,非常复杂的,所以它这一次的这个时代的 AI 能够做出来,其实是他刚好就是碰到了一个非线性优化的 sweet spot 甜点,这个怎么讲?就是它运气好,刚好弄到一个甜蜜点。 这里的问题就出来了,有了这两个特性你就可以知道,第一个它是算几率的,所以一定会有错误的几率,所以这个就不太可能应用在人命关天的事情上,比如说医疗。现在 AI 说要应用在... 要取代外科医生什么的,我说这你就是不太懂这个世代的 AI 的特点。它本来就是算几率的,所以一定会有出错的可能,而且这个出错的可能不是无限接近零。所以为什么 5 年前大家都说 AI 马上要取代人工驾驶,结果搞了 5 年到现在还是遥遥无期,为什么?特斯拉的人工驾驶我也去用过,我觉得摇头。真的是,我宁可把它关掉。特斯拉人工驾驶我唯一愿意用的就是自动跟车道的那个功能,你说要让他换道然后超车什么的,在美国很危险,不是说会撞到其他人,而是怕其他的驾驶掏出一把枪来把你毙掉了,因为你开起来实在是太不讲道理了。

唐湘龙 23:35
所以因为你讲的跟车的功能,其实不用 Tesla,其实你现在如果买 Toyota,或者说是像 Lexus 这种等级的车子,到 L2 的车子跟车的功能,我车子的跟车的功能都并不需要特别的支付任何的费用。

王孟源 23:54
对,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必须要强调 AI 虽然是有真正的经济贡献,但是大家不要认为它是可以无限地发展下去的,它是有很强的内建极限。其实 2 年前、两三年前,我在我的博客,然后有在你的节目上也提到,我那个时候说,这个世代的 AI 因为我刚刚讲的那个限制,所以它不可能真正的理解一个问题。这里的一个试金石是什么?我说就是奥数。奥数的题目为什么我提出来?不是因为它难,而是因为奥数的题目都是新的。你在互联网上找不到大数据可以说累积经验,而我刚刚强调的就是这个世代的 AI 其实是不懂装懂,它并不会自己重新地去解,他必须要看别人是怎么解类似的问题,然后它类比过来,假装是自己也能够从头的解出来,其实它是抄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有两个方向是非常适合这个世代的 AI 来做:一个是文字,另外一个是图片跟视频。这两个都刚好其实是有很大的经济价值的。你光是看现在大学体系里面教育出来的文科生有多少,这些文科生干什么?他们就是写文章的,这些都是可以用 AI 辅助或者替代的。同样的,创造视频的这个也是一个娱乐事业,这种服务业它也是非常的依赖人工,传统上是非常的依赖人工,这个都是可以用 AI 来辅助跟替代。你要再进一步说,要真正用到实体产业里面去,真正比较有可能的就是写程式,或者大陆叫做写程序。这个写程序的话,因为我刚刚讲到的 AI 并不是真懂,它只是类比,所以它事实上能帮助的就是在小规模的一页两页的那种很小的程序的,能够帮你做出一个草稿来。所以我预计 AI 在这方面也是会有贡献。它的贡献是什么呢?就是让写程序的效率提高。因为现在这个程序是不需要画出一个大纲,然后那个骨架就可以由 AI 来帮你添的那些添肉、添皮,然后人工再回去 debug 去把那个虫子拔掉。这样一来你的写程序的效率就会大幅提高,这个对经济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就是整个软体业都会受帮助。但是你如果不小心的话,会因为这个滥用 AI 而造成品质的下降,所以这个是一个 Tradeoff 交换。

Deepseek



讲了这么多,我之所以要提,是因为上个月中国出现了一个新的 AI 版本,叫 Deepseek。Deepseek v3 很了不起,他这个就是基本上已经赶上了,而且甚至略微超越美国最先进的 AI。我刚刚说过, AI 目前并没有 Killer App,但是将来会不会有 Killer App 也不能够确定。但是不管怎么样,因为这个 deepseek V3 它的精确度已经超过了美国最先进的公司,而它的成本却只有美国公司的 1%,所以不管将来 AI 有多大的发展,基本上已经是中国的天下了。就是你除了因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所谓的国家安全,所以不让中国的公司涉足的,否则的话你价钱相差 100 倍,全世界的第三世界国家,或者是没有这些地缘政治考虑的国家,都会全部转用中国的 AI,所以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变、新发展。大家要注意,就是说基本上我认为即使 AI 本身的经济效益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这个经济效益的归属是哪一个国家已经确定了,就是中国。我可以跟你讲,你的效费比相差 20% 就可以决定商战的胜负,你现在是相差 1 万 percent,那还有什么好打的,对不对?

而且我其实也与有荣焉。因为两三年前我在跟读者互动讨论这些事情时候,包括在你的节目上都有提过,我认为因为这个世代的 AI 的先天的缺陷,一个弥补它这些缺陷的手段... 当然只能部分弥补,不能够完全掩盖... 就是把 AI 的结构拆成很多的小部分,每一个小部分专门为一个专业来设计。就是把它模块化,把它拆分成好几个小的模块,针对数学的就专门为数学去训练,针对历史的就专门针对历史这批训练。结果 Deepseek V3 它出来,它能够超越美国的那些公司,它用的是什么新的技术方面?它叫做 MoE。这个其实就是我刚刚讲的用几十个、几百个模块,每一个对不同的知识领域来做优化,所以它才能够以 1% 的成本超越美国公司的精确度。

你必须要有这种具观上的、数学上的、算法上的优化才能够搞出新的进步。因为这个世代的 AI 有一个类似摩尔定律的... 就是他发现 AI 有一个 compute efficiency frontier 进步的前沿,是受限制的,对不对?每一个世代里面,这个世代已经 13 年了,每一个 13 年里面又有十几个不同的小世代,就是有一点点的技术的新的想法、新的算法,包括我刚刚讲那些。你把这十几个小世代,它研究到终极的效率,把它再连起来刚好是一条直线。这个直线对应着什么呢?对应着你的精确度是计算量的 0.05 次方。这是什么意思?你的精确度要增加两倍,就是我刚刚讲它是用几率去猜的,对不对?所以他你猜错的那个几率如果要缩减 1/2 的话,计算量要增加 2 的 20 次方,是多少? 100 万倍。这是为什么英伟达的股票会这么热?因为这个世代的 AI 它出错的比例要缩减一半的时候,你的算力要增加 10 的 6 次方。过去 13 年、14 年十几二十个小的进步,结果完全都服从这条曲线,就是这个 20 次方的曲线,所以你可以看到,你不可能无限地继续堆下去,你即使把英伟达的股票再吹上 10 倍,也不可能让 AI 的精确度大幅提升。

我刚刚讲到,Deepseek V3 已经把我几年前看出来可以优化的下一步做出来了。它稍微扭曲了我刚刚讲的那条曲线,就是稍微... 你不需要增加 100 万倍,你只需要增加 1 万倍。就是平常的话,你的精确度要增加 50% 的话,你的算力要多投入 100 万倍,结果因为 Deepseek 技术,它只需要多投入 1 万倍。但是这个能不能够重复,我现在看不出有什么新的主意。就算你将来有哪一个很厉害的行内人看出发明出新的 idea,它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它所造成的贡献也是非常小的。这个算力节省 100 倍,照刚刚那样子翻过来的话,你只是把你的误差减少了不到 20%,这个在 AI 的实用性上面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所以我要讲的就是,第一个这个 AI 泡沫里面至少有一半多,甚至我可以说 90% 是资本吹起来的,就是这个货币宽松的环境吹起来的;第二个 AI 的经济效益是有的,但是它不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像 Microsoft 或 Intel 30 年前那样子一个独霸性的公司;第三个,不管这个公司会不会存在,它如果存在的话,会是在中国。而且即使它不存在,全世界从现在开始, AI 的前沿也是会由中国来盈利,因为已经赶上了,赶上了以后就看你的效费比,就是要看成本,现在 Deepseek 已经有两个数量级的成本优势,基本上美国是不可能赶上的。所以这整体来说是好消息。

中国半导体产业链



然后我再讲讲半导体。如果是我博客的老读者的话,就会记得我对中国半导体过去 20年的发展... 中国的半导体从 2000 年开始就是他们的产业重点发展对象,而且也的确应该是产业发展的头号方向,结果因为人谋不臧... 人谋不臧就是他们那边的企业管理阶层跟他们的两院院士勾结,霸占了权益,将国家投入的几千亿、几万亿全都弄到自己的口袋里面去。他们搞了两个世代的大基金,结果这些大基金完全都被浪费掉了。有的商人在一个省诈骗出几千亿之后,用同样的 PPT 拿到另外一个省,又骗了几千亿。你说像这样子的现象真的是... 中国是没办法... 中国是从后追赶欧美的,我前几个月有谈到,其实在欧美也都是很常见的这种腐败的现象,但是中国是从后追赶来的,你不可能、没办法包容这样的浪费,你再这样的浪费的话,国家就赶不上。所以四五年前中国的半导体就是被卡脖子很厉害。我一直骂,骂到什么时候呢?骂到 2022 年的年底。但是其实在 2022 年的秋天,上一代大基金的那些人就被抓起来了,然后他们就有人事改革,然后策略的改革。这个其实你都没有见诸报端,因为中共的惯例就是你整处自己内部纪律的时候,他不会跟你解释他的大方向。你只是偶尔看到某某人被关了,但是为什么他被关,他对国家造成了什么危害,其实都是很肤浅的。用官话这样子...

唐湘龙 38:21
你要够聪明,而且对事情的追踪要够久,你才能够自己去判断。

王孟源 38:25
必须要了解那个行业的内情,事先理解那个行业的内情才知道这个被抓代表…

唐湘龙 38:33
没错,所以要了解中国是非常专业的问题。

王孟源 38:38
对。大基金其实是一个塌方式的腐败,收买了两院院士之后为他们背书,然后他们串联... 他们作为国家的技术咨询评断是非好坏的标准,他们跟奸商合作去各省骗补,这个是一个最典型的骗局。我刚刚讲过,同一个奸商到一个省骗了几千亿,然后那个公司垮了,他又跑到另外一个省,用同样的 PPT 换一个名字,又骗了几千亿。你说他为什么能够这样骗?就是因为大基金还有两院的院士都为他背书,说可以。你省级的官员怎么知道哪一个半导体的技术能做不能做?不可能。我也特别强调,你看到这些地方投资的浪费,不要说就是地方官员的错,不是地方官员的错,根本就不是他们的职责所在来过滤这些产业投资,真正出问题的都是学界。比如说它的幕后往往都是有两院、学术界的腐败跟高层管理的腐败。大概两年半前他们把大基金那些塌方式腐败的人换掉之后,换上了这批人,就是展现出中国应该有的产业发展的效率来。

而且他们这一次很显然是得到从最上层一直下来的坚定的要求跟授权,所以打破了以前很多的掣肘、自我限制。这里面的自我限制就包括对台湾产业的支持。其实在十几年前我刚开始写博客的时候,我那时候说中国在未来的十年会爬产业阶梯,这里面第一个受到威胁的就是台湾。因为台湾在所有的这些高科技产业里面是处于最低阶的,韩国比台湾还要高出半阶。但是你如果看过去的这 5 年,真正被中国打的丢盔卸甲的是韩国,不是台湾,为什么?

这里面为什么中国会越跳过台湾,而是先把韩国打得溃不成军?其实也不是一个单一的因素,它有三个因素。第一个是刚好台积电在过去这十年... 台积电基本上就是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基石,而台湾的半导体又是整个实体产业的基石。台湾的台积电在过去这十年大获全胜。十年前的时候,台积电的技术还落后于 Intel,在资金上落后于三星,但是在过去这十年它大获全胜,把这两个主要的对手都打倒了,所以台积电变成技术最先进,而且资金最充足的半导体制程公司。这样一来,当然就变成三星先倒霉,英特尔先倒霉,对不对?当中国在发展半导体的时候...

第二个原因是政治性的,这也是运气。政治性的就是我 11 年前我也说过,我认为十年之后联发科会被打垮。联发科在当时它的体量当然是连台积电的 10% 都不到,但是十年前它已经很风光了。当时我认为说,2025 年我不认为联发科还会是一个主要的玩家。结果错了。为什么错了?因为我认为会把联发科打垮的那家公司就是海思。但是海思被 Trump 打垮了,2018 年就被 Trump打垮了,所以现在联发科反而是比 10 年前还要强势,还要健康。所以这是一个地缘政治上的运气。你 10 年前不能够预期到,这是美国的助攻。台积电是台湾自己争气,能够把国际上竞争对手打垮。第二点就是美国的助攻,美国助攻反映到的联发科是一个案例。

第三个就是我一直怀疑... 我刚刚 5 分钟前讲中共的产业发展政策都会考虑到先打击韩国,而不是台湾。一般的听众可能不知道,台湾是世界上螺丝产业的头号出口国(地区)。这是非常低端的东西,一直到最近两年才被中国威胁到。现在中国也才只是侵占了螺丝里面整体很低端的产业的低端的下面那一半。很明显的并不是因为中国没有技术能力跟台湾竞争,而是他们制定产业政策的时候,就考虑到这是台湾创汇的基础,所以给他很低的优先级。但是我刚刚提到,在两年半之前他们开始换了半导体产业政策的主导人... 这个你都不见诸报端的,但是他的作为就转了 180 度,就是不再管这些政治的因素,我们该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真正的以国家的长期利益为优先。所以现在过去这两年,你如果是去注意有关台湾的螺丝产业,你就会发现他们已经到处在拉警报。

另外一个拉警报的是所谓的 PCB,就是那个电路板。电路板一样也是,在过去这两年也是同样的,换上了一批半导体的人之后,他们就说,你看中国发展大飞机,就是他们的战略都是从产业链的低端成品,就是组装的、没有太多利润的,但是技术要求比较低的,这样倒溯回... 因为产业链越上游的话它就越难,然后它的利润率也越高。但是他们发展产业都是从下游往上游这样溯回,所以半导体这个产业的最下游是什么?就是 PCB 跟螺丝。所以现在 PCB 中国的份额,在国际上 PCB 的份额已经提升到 35% 了。就在五年前,台湾占 55% 的份额,现在已经低于中国了。就是过去两年半他们新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团队说,我们必须要采用类似发展汽车工业跟大飞机(战略),就是先从组装,先从低端的做起,然后这些低端的才在采购的时候慢慢地国产化,往上溯。从 PCB 再往上溯是什么?半导体封测。这个比 PCB 要慢一步,我看到最新的数据是,中国的份额达到 27%,你就在五年前的时候还不到 10%。这也是过去两年半,这个新的团队搞出来的。

唐湘龙 46:47
在台湾的 PCB,我们翻译做印刷电路板。它是所有的消费性电子产业的最基础的部分。

王孟源 46:56
这些电子产品最基本的就是 PCB,有了 PCB 以后你就可以追上游,因为它的上游有比如说化工、材料、胶,这些都在上游。封测就是你的矽晶圆切割出来以后,要把它封装到陶瓷或者是塑料里面去,然后做成一个可以贩售的晶片。这个也是技术成本比较低的,但是也是必须要配套的,所以他们就先易后难,从下游往上溯,所以现在已经有 27% 了,我刚刚讲到。

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从上游着手。因为中国其实是一个全世界唯一一个洲极的工业国,美国只是一个半洲级的工业国,欧洲也是一个半洲级的工业国。他们都这个... 美国的人口不够,欧洲的整合度不够,所以他们都跟中国还差了那么半截。所以你如果去看现在的中国的工业产值其实已经超过欧美日韩的总和(之后),还有很多的剩余。

他们在从下游往上溯的时候,只不过是因为下游比较容易,所以我们现在先看到下游的那个进步。其实他们连那个 EUV 就是极紫外线光刻机,他们也在同步地研发。有人跟我讲内部的资料说,很可能在两年后就是 2027 年初,他们会有实用化的、产业化的 EUV。但是我们现在的概念就是,台积电的 EUV 是从 7nm 开始。7nm 以下开始换成 EUV。中芯国际已经用上一个世代的 DUV 做到 7nm,但是再往下可能就没有经济效益。大陆其实它的发展策略是先把 EUV 做出来,即使这个 EUV 比人家最低端的 EUV 性能还要差,一开始可能只能做 12nm 或者是 10nm 的东西,但是至少先做出来,然后再慢慢地改进、追赶。 我听到的消息是,大约两年之后就会有第一台产业化的 EUV 出来,而且预计会拿来做中国的所谓的 HBM(高带宽存储),HBM 是所谓 High Bandwidth Memory DRAM。现在做 AI 或者是做绘图的电路,他们需要最高速的、最高端的记忆体,这个 HBM3 是两年前新出的标准。到 2027 年韩国人可能会出 HBM4,但是也可能做不出来。也就是说,如果能够真的在两年后中国做出 HBM3 的话,它就追上了世界最先进。... HBM 记忆体这方面领先世界的,还是韩国的企业。不管怎么样,我对中国发展 AI 跟半导体的前景非常的看好。

唐湘龙 50:52
因为这段话其实是我跟孟源谈那么多,是谈技术面谈的最深入的,而且我相信会让许多的观众朋友们... 观众朋友当然的一知半解了,跟我一样,因此大家对于对现在全球的美国,尤其对中国的半导体以及半导体对 AI 的打压是全面性,所以对中国本身的竞争力跟是不是能够跟上队伍这件事情就开始出现了说资讯不够的情况下的怀疑。孟源兄的这一番的分析,如果听懂了,我相信对中国大陆在这个最前端的,就是说前沿的高科技领域的竞争来讲,大概能信心百倍。

台湾媒体的愚化



王孟源 51:36
所以这里有两个战略的考虑。第一个是 Trump 即使上台继续要扼杀中国的产业,基本上没有可能了。因为中国的所有的高科技产业里面最容易被挑拨的就是半导体,而原因就是因为本世纪的头 20 年被腐败的学术界跟官僚界浪费了 20 年。但是在两年半前他们已经是做出了成功的改革,然后很快的基本上在五年之内他们就要做出第一阶段的成果。我们现在刚好是走到一半,所以我是乐观其成。所以第一个结论是你不要担心美国在半导体上面卡脖子,卡不了,现在基本上可以看清楚是卡不了。第二个是我对台湾媒体的愚蠢程度真的是从叹为观止到...

唐湘龙 52:37
反正你现在人在台湾,你每天都看得到,愿闻其详,你说。

王孟源 52:44
台积电的东西,你居然说是护国神山,这东西有什么护国的?你要保护自己是枪、矛、剑、盾。这种东西是所谓的小儿持金过市,人家随便一推你就倒了,然后那块黄金就可以把你抢走了,对不对?这是祸端的来源呐。你看现在还被美国人强迫到亚利桑那州去建厂,不就是被抢了吗,对不对?全世界的网民群众都是偏向愚蠢那边,但是没有一个国家的网民群众能有像台湾这么愚蠢的,真的是没有办法。

比如说你的节目,十几万、二十万的点击,但是台湾随便一个视频就有几百万点击的是什么,比如说就讲台湾的面包有毒。台湾的面包里面有没有不好的成分?有啊,蔗糖就是很不好的成分嘛,对不对?我这次回来两个月就胖了 4 公斤,为什么?因为我随便买一包 130 克的豆干,吃完了以后才拿起来一看,里面有 30 克的糖,1/4 是糖。你说一个应该是咸的豆干,结果它加了 1/4 的糖,豆干呐。

但是我刚刚说那个有几百万点击的那个大 V 网红讲的是什么?他是批评台湾的面包里面加了 Maltodextrin。 Maltodextrin 是什么东西?麦芽糊精。麦芽糊精是什么?是淀粉,也就是饭里面的那些淀粉,淀粉其实是常见的葡萄糖分子。放到我们嘴巴里面,唾液会有酵素,把它切成葡萄糖。刚开始切的时候只是把它切成小段,这些小段就叫做麦芽糊精。也就是你在嘴巴里面用口水消化到一半的中间产品,但是因为这些厂商发现,你如果把麦芽糊精加到面包里面,它的口感会更好。因为淀粉是长链的,很长很长的长链,麦芽糊精是短链的,所以它的物理特性不太一样,但是它的化学跟营养成分是完全一样的,就是葡萄糖。结果这些网红就在那边说什么,你看这个麦芽糊精都是添加剂,里面有毒,吃了会死。这样的点击…

因为越蠢的话越听的人越多,这为什么?就是马英九当初没有教改的原因。我刚刚说教改,不是光是讲国家的认同,而是对理性逻辑的训练。李登辉搞台独,他搞教改,然后陈水扁他们搞教改,明面上是搞国家认同,实际上是要愚民化,就是让你没办法,不只是让你没办法分辨真假,而是让你在主观上面就根本没有想到真假这个议题。你所想的就是我站哪一边?他站哪一边。然后什么议题都是对立的、立场的,而没有考虑到是非真假对错,对吧?所以... 对不起,这个实在是有感而发。

唐湘龙 56:41
好,没关系,没关系。好,因为我们还有最后还有川普即将要就任。

王孟源 56:48
已经讲的太多。

唐湘龙 56:50
没关系。

高等金融,以碳市场、私募基金为例



王孟源 56:52
已经讲的太多。我把金融的这件事情花十分钟给他讲了,说 Trump 那个 10 分钟讲完,这真的对不起。真的是,这个时间没有掌握好。

你说有关金融,我上个月其实已经提到易纲这种人,他其实就是汉奸、间谍来出卖国家。也就是说他是主动地帮助美国掠夺中国的财富。但是上个礼拜我看到一篇文章,是中国的几个经济学教授写的,我上个月有提到,中国的金融学术界一个屁都没有放,一个批评的声浪都没有。但是我在上个礼拜终于看到中国有经济学家,就是温铁军,还有几个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写了一篇文章(编注:为《比经济乏力更可怕的,是承接了过量的成本转嫁》)。他是讲中国的经济政策必须要提防美国的金融掠夺,这已经是更进一步了。就是你不但不能够放任他们在你内部当间谍,而且你还必须要积极地去防御它从外面来打破你。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我就很感欣慰。因为这个话题是我讲了十几年。你说一开始... 但是上个月我有提到蔡正元也批易纲,然后我说我是非常的欣慰,也非常的高兴。因为他的影响力比我大,他的观众比我多。但是我也提到我跟他有过争议,这个争议的来源是什么?不是有关易纲的,而是他认为易纲是害群之马,我认为易纲只是冰山的一角。我认为整个金融界,尤其是过去 20 年,美国搞出了这些全新的金融,有很多是整个项目都应该被禁掉的,我把它叫做 High Finance 高等金融,就是它对实体经济没有一点好处,只是纯粹的为了金融的资本来掠夺的。

我给你三个案例。第一个就是所谓的碳市场。这个东西... 碳排放的控制有没有意义?有,但是它的难点在哪里?它的难点在这个核算。你如果是交给私人市场去交易的话,前提就是没有人负责核算。变成现在的情况。现在情况是什么?就是排放的厂家,还有他们背后的金融财阀,他们报多少就是多少。 3 年前欧洲放了一个卫星去监视甲烷排放,甲烷也是一个温室气体,在那之前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监督甲烷排放的手段。三年前欧盟放了一个卫星上去以后,发现俄国跟中东,就是沙特还有卡塔尔。他们基本上是少报了一半的甲烷排放,美国少报了 2/3。你说这样子,你如果去高高兴兴地去加入这个碳市场的话,你要不要跟着他们作弊?你不跟他们作弊的话,他们有一个 2 倍到 3 倍的优势,而这个优势反映就是在碳市场被人家收光,集中到美元的那个金融体系里面去。你如果跟着他们作弊的话,美国还有一个手段叫做长臂管辖,对不对?他如果抓到你作弊的话,一罚就是几十亿、几百亿,你能够拒绝吗?碳市场搞出来就是要跟他们对接的,你能够拒绝他们的罚钱吗,对不对?所以这件事情就应该看清楚,碳市场是美国的金融财阀看到一个新的借口,继续可以在实体经济上面吸血。这些碳排放都是实体经济,对不对?他找到一个新的吸血的伤口,你自己还主动的去把这手臂上搁一个大伤口来吸血。这蠢到什么地步?整个 idea、整个项目就是不应该做的,应该禁严。

另外一个就是所谓的私募基金是加速英美他们的产业虚拟化、空洞化的主要的推手。在过去的 20 年它成长了 100 倍,两个数量级,因为今天时间所限,我只是做出总结,不给详细的例子,有兴趣的可以到我的博客来讨论。就是它其实是结合了现代美国商业界、金融界最恶劣的三个项目,把它结合在一起就叫做私募基金。第一个就是那种 MBA 以利润为导向管理的这些私募基金,他拿了他们的基金去买下一家公司,然后把这家公司的现金全部抽光发债券,然后把现金抽光,这家公司就等着倒闭。这是第一点。这基本上就是搞垮波音、搞垮 GE,搞垮 Intel 的那些 MBA 的管理同学。第二点它是利用金融衍生品,就是发那种特殊的债券,能够造出 100 倍的杠杆,这是金融界的杠杆,就是靠着我刚刚讲过货币超发所造成的资本泛滥,然后他再用高杠杆来增大它的影响力,增加了 100 倍,这是美国过去 20 年、 30 年经济的第二个很恶劣的项目。第三个就是会计造假。这些私募资金把公司买下来之后就变成他们私有的,就不需要再发表严格的财报,所以他们有很多那个盈亏都是他们自己说了算。你可以想象美国的那个像是 Enron 这种公司,美国的那个 Enron 会计审查原本就是问题很大,都是诈骗的辅助项目,都是进去分一杯羹的,这种你连外面的审查都不需要的,他这个报出来的盈亏你能够信任吗?所以他基本上是把美国的企业管理、金融跟会计上面的作弊的骗局,三个集合变成私募公司。中国的私募公司也是做的风生水起,其中一个很大的来源就是中科大。中科大毕业的人去搞私募资金,所以我一直怀疑中科大会这样深入地参与,并且事实上主导了量子计算的骗局,就有这些校友的帮助。

唐湘龙 01:04:47
哈哈哈哈哈哈,也太狠了吧真是。好,再来。

王孟源 01:04:54
我跟蔡正元在这方面的差异就是,他是传统的金融业的出身,所以他认为金融是好的,当然绝大多数的金融从业者都不会承认我是一个吸血鬼,我是危害国家、社会、人类跟经济的一个害虫,所以他认为整体经济,整体的金融来说是好的,只是出了易纲这种败类。我说的是不是?我说的是易纲这只是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其实金融整体就是一个人类自我毁灭的通道。你必须要仔细的审查,这是我想要讲的第二点。

美俄谈判,乌克兰总统选举



第三点因为时间真的不够了,很多材料都没办法讲。

我们讲 Trump 的对外政策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俄乌。大家也不要没有耐心,我其实过去三年我已经讲得很多了。就是在 2022 年 4 月之后, Putin 已经放弃了速战速决的期望,这一场仗就一定要打到乌克兰基本亡国灭种,至少要到亡国之前的那一小步,完全被迫、完全屈服把乌东八州,现在俄军还在打乌东四州,还没有打出去,至少要把乌东八州吃下来。所以在这之前,他必须要慢慢地打到对方完全崩溃为止。所以你说现在 Trump 新上任的这些有什么,要停火、要谈判,俄国的态度会是什么?很简单,你要谈判可以,我只跟美国谈,因为事实上老板就是你美国;第二个,谈判不等于停火。你要圣诞节停火一天可以,你说真的不让我继续前进是不可能,所以大家不要急。这个是俄军主动的掌握这个形势。至于美方现在放出来的什么新的什么和谈,什么停火,什么什么欧盟驻军,这个都是在一厢情愿的胡扯。大家可以完全忽略,俄国根本不可能接受。现在这个战局主导权在谁手上?从 2022 年底过去的这两年,基本上就是俄军已经掌握主动权,而且越来越... 掌握得越来越强。所以在俄乌这个问题上面其实没有什么好谈的,就是西方的媒体跟政客他们提的这些提议都是屁话,大家可以完全不用理。就是等俄国把乌克兰、把美国、把欧盟打到,他们支撑不下去。而且在去年已经讲过了,我预期是最快要 2025 年底,更可能是 2026 年,他们才会真正的屈服。屈服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俄方的战略要求完全达成。战略要求是什么?第一个,乌克兰要去纳粹化、去军事化,所以自然就不可能驻军;然后第二个,乌克兰要割让领土,这个割让领土两年半前、3 年前讲的是四州,现在至少要八州。

唐湘龙 01:08:41
如果要八州的话,就等于就像我们之前讲,那就一定要是打到第聂伯河,才有可能。

王孟源 01:08:47
打到第聂伯河,但是更重要的是那个黑海沿岸。

唐湘龙 01:08:50
黑海沿岸是一定的。

王孟源 01:08:52
Odesa。

唐湘龙 01:08:52
连 Odesa 那边的话都要拿下来,接下去乌克兰就纯粹是个内陆国了。

王孟源 01:09:00
就是一个小小的内陆国,基本上就是像瑞士那样子,但是他们的贫富当然是刚好相反,对不对?

所以你今年的还是有看点的。看点是什么?就是 Trump 上台,会更进一步要求乌克兰把征兵年龄降到 18 岁以后,下一步就是要求他们总统选举,就代表 Zelensky 要换人,这个都是有因果顺序的啊。Zelensky 被西方媒体捧了这三年,但是他现在一直抗拒要把那个征兵年龄降到 18 岁。为什么?因为降下去以后,国内的上中产阶级还有官僚阶级,他们有很多子弟就被就会被征兵。他们一旦被征兵了,到国内就会民怨沸腾。Zelensky 现在这个总统,在一年前他没有进行总统选举,没有按期选总统,其实就已经违宪了。乌克兰的宪法是说你戒严的时候,国会可以不必重选,但是里面从来没有说总统不用重选,可以不选总统,对不对?所以他现在这个总统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欧方跟美方现在要求他们把征兵年龄降下去,其实一个很大的考虑就是要压榨 Zelensky 下台之前的剩余价值。因为哪一个总统下令把征兵年龄大幅下调,他就要背锅,他就会变成乌克兰国内的众矢之的。与其换一个新总统上来让他背锅,还不如把 Zelensky 他最后的那一点价值榨出来,变成千夫所指的罪人,然后才把他搞下去。所以你今年的看点基本上就这些,但是事实上这不影响胜负,对不对?乌克兰谁来做总统能够扭转局势吗?不可能。对不对?那所以这是有关俄乌的。

收回巴拿马运河,收购 Greenland



至于 Trump 最近放炮说要买 Greenland,要与加拿大合并,要收回巴拿马运河。我先跟你讲,这里面除了 Greenland 靠谱之外,其他都是他纯粹放炮。Greenland 这件事情其实是他在上一个任期就提过了。那个时候我就怀疑他是听到哪一个靠谱的有战略思想的幕僚提起来,所以他才转述。我先讲为什么巴拿马运河跟加拿大都不靠谱?巴拿马运河很简单,我先给大家一个数据点做参考,大家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会做这种结论。

你知不知道一烧中大型货轮过巴拿马运河可能要交多少钱?

唐湘龙 01:12:12
几十万美元美金。

王孟源 01:12:14
12,000 块,而且是去年才调的,在去年年初的一年之前,他还是1万块。你知不知道过苏伊斯运河要多少钱? 20 多万。苏伊士运河是完全是平的,因为那边就是沙漠的地形,然后完全是平地,所以它根本就没有水闸。你过苏伊士运河基本上就是说,它是单行道,这几个小时就是大家通通通北上,然后下几个小时大家通通南下。但是通通没有水闸,就是你自己用自己的动力这样子过去的。埃及根本就不需要出钱,他根本就是收过路费,纯粹指挥交通的。但是他收费比巴拉马多出 20 倍。

(编注:今天在《龍行天下》節目中,談到巴拿馬運河的部分有錯誤:我在相關網站上得到的$12000估價,其實只是頭期款;巴拿馬運河的過路費全額大致比照蘇伊士運河。考慮到水閘運行的成本,巴拿馬的確比埃及有良心,但仍然有殺價空間;那麽 Trump 對巴拿馬的威脅明顯類似加拿大,亦即是漫天開價的勒索手段,實際動手依然不是其真實用意。)

巴拿马运河是要翻山越岭的,所以翻山越岭就必须要有水闸,这个水闸不但要花电,而且更重要的是淡水。巴拿马运河的那个运力非常的有限,就是他们的淡水很有限。每次开水闸,放水闸,那些水就流到大海里面去了。所以过去这两年巴拿马有点干旱的迹象,运河的运力就受限。但的成本比苏伊士运河高好几倍,结果你收的钱只有人家的 5%。为什么?很简单,因为过巴拿马运河货轮全都是为美国服务的。不是要去美国,就是从美国出来,或者是从美国出来的到另外到美国的另外一个海岸去。

唐湘龙 01:13:57
东岸西岸之间的往来基本上都靠巴拿马运河。

王孟源 01:14:01
对。所以当初美国让巴拿马收回主权,其实只是粉饰外人,实际上定价权还是掌控在美国手里。美国这个用户随时可以派兵进入巴拿马。所以巴拿马人管这个运河其实是基本上是在免费打工的,没有什么赚钱。你在这种情况下,你去把巴拿马运河拿下来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经济意义?一点经济意义没有。

至于战略利益,你想俄国跟中国会在那边搞军事竞争吗?不会。那基本上是人家的预设战场,对不对?本土的机场就能够轰炸你了,你说中国跟俄国有蠢到这个地步?中国在过去这 20、30 年就是把西太当作预设战场,就是靠着地缘,他们的大陆这个腹地很接近这个地方,所以才能够有军事优势。你说这个两方的军力对比有扭转到那种极限,能够说让中国到中美洲去挑战美国的军事优势吗?不可能,没有。

所以你 Trump 去提巴拿马运河这东西完全就是哗众取宠。就是因为这个移民问题,他要讲遣返,移民,他如果是在移民这个遣返移民这件事情上搞不成的话,就可以在巴拿马运河这个问题上做文章,来吸引他的 MAGA 选民的注意力。所以这件事情基本上是不成的,成也没有什么用,也没有什么影响。至于加拿大基本上是不可能,这么一个大的国家,都已经……

唐湘龙 01:16:01
他是地球上第二大国,地球的领土第二大国。

王孟源 01:16:07
最大的阻力是加拿大选民都是偏民主党的。你共和党的总统高高兴兴地把 3000 万的民主党选民搞起来...

唐湘龙 01:16:22
没有错,就是。以后美国人里面共和党就不用选了。

王孟源 01:16:27
对,进来以后,美国的共和党都不用选了。你说 Trump 个人也许不管,但是他总是还是有内阁,还是有国会,这些人绝对不会让他这样搞。这纯粹就只是勒索。而且 Trump 本来就很喜欢漫天要价。

真正能够搞出东西来就是 Greenland。因为在原本就是美欧之间的战略要点。然后有很多的矿产没有开发。现在因为全球暖化在 30 年、40 年之后,它的战略价值会进一步的提高。美国的产业,虽然它的第二产业就是制造业,已经非常的低效,基本上不可能复苏了。但是 Greenland 贡献的是第一产业,就是矿业,美国在这方面还是很强的,所以这一点是真正能够让美国做到。而且欧盟这些都是没有脊椎骨的,我以前说过,无脊椎动物,所以它真的很可能会屈从。就算丹麦不屈从的话,原本 Greenland 的那几万人本来就想要独立,美国很简单,就让他独立以后再加入。所以没有困难,然后有很大的利益,所以我觉得是有点搞头。

但是问题是搞出来以后它的这个利益也不是马上实现。美国这个帝国已经是日落西山了,你在这个时候搞开疆扩土就有点不太适应这个大局。不过中国在清末的时候也是收复了新疆,对不对?左宗棠收复了新疆。收复 Greenland 当然主要的好处是在美国。但这主要的损失不是中国,而是欧盟,对不对?而且它会容许美国在未来北极圈开发,就是三五十年之后北极圈开发,美国现在是凭借阿拉斯加来参与北极圈。有了Greenland以后,他的话语权增加一倍。所以真正要头痛的是俄国。因为在北极圈跟欧美竞争的人是俄国,俄国在北极圈竞争对手是希望是加拿大呢?还是欧盟呢?还是美国?当然是最不希望跟美国去硬着干,对不对?所以,这件事是有点搞头的,但是输家不是中国,而是俄国跟欧盟。

提问



唐湘龙 01:19:18
好,虽然孟源最后把它设定的题目讲完了,不过中间还有许多的环节,因为赶时间的关系,所以呢跳过去。但没关系,就是今天不管在前面我听得非常专注的,不管是 AI,不管是半导体,不管是金融,以及最后有关因为川普三天之后上台了之后,如果照他讲的,他有 100 份的,就是说马上要签署的文件,这 100 份我文件出来之后,以川普的个性来讲,大概就是设定了它未来四年的基本上的施政格局。所以下个月过完农历年之后,孟源再回来时候,我们会看得更清楚。

尤其是我在关注的,就是说从川普 11 月 6 号当选,到现在为止已经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其实你会发现中国非常的安静。中国不管美国讲了什么东西,中国基本上面几乎不回应,也不去参与美国的讨论,也没有在认真地回应,就是川普的许多的讲话跟作为。所以 1 月 20 号之后中国的正式的回应出来的时候,那应该是非常精彩的。

… 问:怎么看民主党治理四年之后,美国的 GDP 从 21 万多亿增长到了 29 万亿,四年增长超过35%,折算年均的成长是 8%。但是民主党却选择了摇摆州,在 7 个摇摆州都大败。这问题上次有问过,孟源可以简单地回应这问题吗?

王孟源 01:22:24
你在 everything bubble 这是史无前例的泡沫,不但是规模,而且它的长度也是史无前例的。在这种情况下,你拿这种 GDP,这种已经灌了很多水的数据来讨论,其实没有意义。我主要是看工业产值。

唐湘龙 01:22:43
对,我也同意,就是因为在美国的中下阶层,我的从其他数字面来看的时候,生活其实是非常非辛苦的。

… 问一个中美网友在对账的问题。有美国网友说,在美国当兵月薪是 1500 美元,但房租 1,000 美元,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难道住在军营还要自己掏钱为国卖命吗?原来台湾并不孤独,你要说自备狗骨头当看门狗,没想到美国军人也是这样。

王孟源 01:23:19
这些细节我不知道。我知道当兵的都是中下层的,就是对中产阶级里面最低的那一层次。这些人他们在过去这 40 年是大输家。就是他们的那个生活费用上涨的程度比他们的收入的上涨的程度要快很多。所以实质生活水准,他们是最惨的。因为美国有很多民主党搞出来的福利,这些福利针对是什么?是真正的底层民众,就是那些没有工作的蹲在家里面的那些吸毒贩等等。

但是一个国家的社会,它的中间其实都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是最有生产力,然后对国力的贡献最高的。美国它过去这 40 年最大的问题就是中产不见了。中产不见的原因就是那些还是很积极、很努力工作的人,他的生活水准越来差,他的工作的环境像是下中产阶级,但是他的生活水准变成底层了,因为他反而是拿不到福利。这是美国社会被产业金融化、虚拟化掏空的结果。所以你光是看到这些现象,然后说我们要这要那是不可能的,你这种事情不能够寅吃卯粮。你必须要从根源上去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怎么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呢?就是你不能够搞金融化的话,不是光是把易纲这种大汉奸抓起来就算了,而是你必须要有全新的理论去检讨,哪些金融行业是可以搞,哪些行业金融行业是不能搞,它这有害无益。因为你这些中产阶级的他们的那些生活所依赖的财富跟收入到哪里去了?就是到私募资金的那些巨头的口袋里面。

唐湘龙 01:25:27
对,在美国许多去当兵的,有很多是为了要拿到最后的美国的身份,叫做绿卡居留权去服役的,要不然就是美国的中下阶层。他们表面上看起来那个收入水平是还可以了,那他对退伍军人照顾,我,我认为美国对退伍军人照顾也还可以,但是你想要靠当兵去发财是不太可能的。

王孟源 01:25:52
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这个,变成中美洲来的那些新移民,他们加入。这其实就是已经在降,你看罗马帝国末期也是这样。原本是公民参军,然后变成公民底层参军,然后变成蛮族参军。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这个从中美洲来的,那些新移民,他们加入这其实就是已经在降值,你看罗马帝国末期也是这样。是公民参军,然后变成公民底层参军,然后变成蛮族,靠佣兵。我最近刚好看了一下中美洲那几个国家的 GDP,就是大家都把中南美洲看作拉丁美洲,其实不是一回事。南美洲那些国家像乌拉圭、阿根廷、像巴西啊,他们最起码还有第一产业就是矿产。中美洲那些赤贫国家,像萨尔瓦多这些国家,你如果去看他们 GDP 的分类,发现他们完全没有什么第一产业,没有什么农业、矿业,更不要提第二产业,就是制造业,主要都是第三产业消费。他们怎么支撑这个消费?靠的是他们这个外劳,就是他们的劳工跑到美国去,把钱寄回来。这个程度到什么地步呢?萨尔瓦多的这个外劳的寄回本国的占 GDP 的 30%,比菲律宾还要高。所以你说 Trump 现在搞这个要把外劳遣返,对这些国家,对中南美洲伤害太大太大了。

唐湘龙 01:27:23
对,刚刚孟源提到就是说中南美洲国家你要去跟他谈一级、二级产业,那个对他们太残忍。他们在一级产业里面往往都是一级产业里面的一项。譬如这个国家种香蕉,那个国家种种咖啡,这个国家养虾。大概就一项是一个产业面当中的一项而已,它几乎这几乎就只是一个产业分区,你谈不上说它是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那个是一个很难解的问题,基本上面它在,它对于美国的市场的附庸化是很难改。所以你说要去整顿他们,我就不知道川普在想些什么。

… 王孟源的三个特点:第一个聪明绝顶;第二个他说整体能够非常客观理智的看待问题;第三个偶尔会放纵他骨头里面的感性啊。这个我也同意。

王孟源 01:28:37
他说我多讲一句话,哈哈哈,我觉得我的特别是在于我是金融界出身,但是我还有良心。这个才是我最特别的一点。当然你跟金融从业者比良心,就好像跟乌龟比赛短跑一样啊。跑赢了...

唐湘龙 01:28:55
不过王孟源是在金融圈子里面是待了非常久,所以他对于一些新兴的金融产业的变化,他其实走得非常非常前面的,以后再有机会让王孟源自己去剖白一下。

… 问:俗话说,兼听则明,然后偏听则信。王老师的大炮经常瞄准对中国的金融界,不可谓是仗义直言,但是最后的结尾经常会落在了中国必输上面,是否忽略了中国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方式与老美不同?

没有,他并没有说中国必要必输,相反的,他特别提醒就是,美国对于中国的金融搜刮这件事情,我认为这件事情是进行时,在这进行当中。

王孟源 01:29:54
对。你看一下,中国的跟美国的最大差别就是它是可以从上到下做根本的改革。我刚刚在这一期的节目讲的就是半导体的改革,是两年半前开始的,现在就已经是完全不同的新面目出来,对不对?他只要有那个认知,他的领导人能够下那个决心,改革就能做得到。现在的问题是你在金融跟基础科研的改革上面,因为学术界的腐败跟不作为,最高领导人并不知道问题有多严重,所以他就没有下改革的决心。但是你看像产业这个半导体的这个问题,一旦最高领导人下定决心以后,就是一条平坦的大道,很快就赶上了,解决了问题。所以半导体产业这个问题其实要比其他的什么都要难得多。你说这种东西人家发展了五六十年,你落后了六七代,结果要在五年、十年之内赶上来,这有多难?非常难,不可思议的。但是他就是能够做到。但是问题是能做到的前提是你的那些学术界还有官僚体系什么智囊,能够给领导人做出正确的分析。我提供的就是分析,我从来就不是偏颇。因为你不要说什么以偏概全,真跟假就是不一样的。你不要说为了全面,所以我真话听一听,假话也听一听,这是乡愿的态度。真跟假就是针锋相对的。怎么样分辨真跟假呢?逻辑、事实根据。

唐湘龙 01:31:42
… 过完年之后,然后再来听王孟源的分析跟解读,在这地方,我也代表了龙行天下的所有的观众朋友们,跟王孟源说新年快乐,孟源新年快乐。

王孟源 01:33:16
大家新年快乐,感谢。

唐湘龙 01:33:17
感谢过去一年为龙行天下的观众朋友们所做的服务,精心的解读,也收获了非常多的粉丝。也跟大家先说新年快乐,周末快乐,下回见,拜拜。